1359年,劉伯溫受朱元璋的禮聘來到金陵,當天,朱元璋就和首輔李善長一起陪同劉伯溫參觀了禮賢館。
禮賢館是朱元璋為招攬賢士而專門修建并題字的,為了題好匾額,朱元璋還特意練了好幾天的字。劉伯溫一看就知道這是朱元璋所書,但他假裝不知,對著一旁的李善長贊嘆道:“這三個字不知是何人所寫,你看三個字濃墨重筆,勢如狂風掃云,頗有龍虎之氣呀!”
在劉伯溫說這話的時候,朱元璋在一邊聽得喜滋滋的,李善長笑著說:“這是我們大帥所寫!”劉伯溫這才對朱元璋表現出一種“刮目相看、驚嘆不止”的樣子,再次連連夸贊,朱元璋對此很是受用。
贊美過朱元璋的書法后,劉伯溫也沒忘記贊美李善長。在參觀朱元璋帥府時,劉伯溫看到墻上寫著“九字方略”,就是著名的“高筑墻,廣積糧,緩稱王”。事實上,劉伯溫在此之前早就對“九字方略”有所耳聞,并知曉這是李善長所擬,但他同樣假裝不知,而是對著朱元璋贊美道:“大帥的這九字方略,決定了大帥所率的義軍由小到大,由弱到強,前進一步則穩固一步,步步為營,越戰越強,要說取天下的方略,在下深以為這就是最佳方略,舍此無其他!”
朱元璋頓時哈哈大笑著說:“這都是我們李先生的智慧呀!”
劉伯溫這才轉而對李善長說:“李先生的才華真是令人欽佩,這九個字真是居功至偉呀!”說得李善長春風得意,眉開眼笑。